工傷及疏忽意外

評估不同情況下的賠償條件

更多詳細內容:

工傷定義

病假糧計算

喪失工作能力計算

工傷賠償 / 疏忽索償

疏忽民事索償案例

免費諮詢當值律師

開工期間發生意外,最常見傷勢包括:#骨折、#頸傷、#腰椎橫突骨折、#背部疼痛 等

案例連結: 裝拆搬運工人   燒焊裝修工人   由木梯高處跌倒

因工作導致受傷的定義

根據香港法例第282章《僱員補償條例》,一般「工傷」定義,可以簡單分為兩類:

  • 僱員因工及在僱用期間遭遇意外而致受傷(工傷意外);或
  • 患上《僱員補償條例》所指定的職業病(例如:慢性勞損疾病或慢性中毒等)

如果因為意外而受傷,無論是否在公司範圍,都要盡快向公司報告,並馬上到註冊西醫或政府公立醫院檢查治理(如實說出受傷原因及經過,實話實說亦不應跨大),取回正本醫生收據及病假紙,按照香港法律,僱主需要在14天內呈報勞工處。

如果受傷僱員嘅工傷病假不超過七日,以及沒有引致永久喪失工作能力,僱主只要按照《僱員補償條例》向勞工處呈報工傷個案,並按法例規定,依時發放工傷病假錢及醫療費。受傷僱員在這情況底下,亦毋須去辦理工傷病假跟進手續。

受傷後放假期間的僱員補償

僱員補償條例列明,僱員可由暫時喪失工作能力(放取工傷病假)的日期起,收取按期付款達24個月(即係平時所聽到的『五分四人病假錢』)。

按期付款的計算方法如下:

(發生意外時的每月收入 – 在意外後的每月收入)x ⅘

收入包括:底薪、任何津貼(交通津貼除外)、小賬、經常性加班補薪及勤工獎勵。若僱員暫時喪失工作能力的期間超過24個月,可向法院申請延長收取按期付款的期限,但延長期限不可超過12個月。要留意,所謂「五分四人工」是僱員受僱員補償條例下的權益,並非僱主借給受傷員工的補償。

「完全/部份」喪失工作能力的計算

按僱員補償條例(香港法例第 282 章),若僱員因工受傷引致永久地完全喪失工作能力,補償金額須按僱員受傷時的年齡及每月收入來計算:

  • 40歲以下 – 96個月的收入
  • 40歲至56歲以下 – 72個月的收入
  • 56歲或以上 – 48個月的收入

若僱員因工受傷引致永久地部份喪失工作能力,補償金額須視乎僱員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程度,並參照永久地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補償金額,按比例計算:

永久地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補償金額 x 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百份率(判傷比例)

 

工傷及疏忽賠償:失去收入的補償

一般非死亡個案,僱員補償計算方式,主要為3大部分的總和:按期款項(俗稱工傷病假錢或五分之四糧) + 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補償 + 醫療費

根據條例的釋義,「收入」包括:

  • 現金工資;
  • 因意外而令受傷的僱員,不能享用但可以現金計算的任何利益,例如僱主所提供的食物、燃料或宿舍等的價值;
  • 經常性的逾時工作補薪,又或其他特別收益,例如花紅、津貼等;及
  • 習慣上應得的小賬等

值得注意的是,間歇性的逾時工作補薪、非經常性的賞金、交通特惠或津貼的價值,以及僱主所付的公積金等項目,則不包括在「收入」的計算中。當僱員清楚什麼可以計算為「收入」後,僱員則需要知道其「每月收入」。簡單而言,「每月收入」有以下2種計法(以較高方式為準):

  1. 指僱員在意外發生日期前1個月的收入;或
  2. 僱員在過去12個月,受僱於同一僱主期間的平均每月收入(如受僱不足12個月,則以受僱期計算)​​

註:計算僱員補償時,每月收入最低不可少於 5,310 元(適用於 2021 年 4 月 15 日後發生的案件)。當僱員計算其「每月收入」後,按期款項的計算方法一般為:

每月收入除以30日 x 4/5 x 獲發的病假日數

    疏忽索償(民事訴訟)

    至於「疏忽索償」,屬於民事訴訟案的一種,僱員如果因為工作關係而引致職業病或工傷,並且在過程中牽涉到第三者(包括僱主、管工、工友、工具生產商等而非自己故意或疏忽)的錯誤和疏忽導致,例如工具或設備不足、失修等,就有機會定義為疏忽賠償而作出索償。

    賠償額是依據「民事普通法規則」計算有關的傷勢或病患帶給傷者的損失,在一般人身傷亡案件中,申索人可追討的損失包括:

    • 痛楚、痛苦及喪失生活樂趣的損失 (PSLA)
    • 收入及將來工作能力的損失
    • 特別賠償 (Special Damages,即醫療費、補品費、交通費等)

    疏忽索償並無限制病患種類及部位,不過傷者或受傷嘅員工必須提供足夠的醫學證據,證明有關傷勢或病患因工引致。

      公共場所疏忽意外受傷

      食肆疏忽索償真實個案

      市民在餐廳膳完畢後,沿樓梯落樓時,失足滑倒,跌到地下樓層以致受傷;根據《佔用人法律責任條例》第314章第3條,最終法庭向當事人判處,獲賠償港幣約$300,000

      即時計算評估工傷賠償金額